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书笔记

《昆虫记》读书笔记

时间:2025-04-24 10:42:30
《昆虫记》读书笔记(汇编15篇)

《昆虫记》读书笔记(汇编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昆虫记》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读书笔记1

静坐在书桌前,翻开手边的《昆虫记》,一个繁华缤纷的神秘世界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谁能想到躲藏在角落里、草丛中、枯叶下的渺小的虫儿也有着自己的生活秩序,它们一弹腿一伸足,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吸引人去探索的知识。

书页翻动,我随着法布尔的脚步,走进了他的钟情宝地——荒石园。那里偏僻幽静,却是昆虫的乐园。砂泥蜂在捕捉毛虫,隧蜂搭建着住宅,松毛虫齐心协力过冬,圣甲虫兢兢业业净化草地。法布尔悄悄躲在一旁,记录着它们的生活。他笔下的小虫或美丽可爱或憨态可掬,就连臭烘烘的食粪昆虫,也让人忍不住地喜爱。

看完了这本《昆虫记》,我感受颇深。法布尔那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让我感动,而我最敬佩的,是他对昆虫、对自然的尊重。法布尔的所有素材都来源于对昆虫们的观察,他从不折磨它们,使之成为“可怕又可怜”的东西,这与其他一些科学家有很大的区别。他把昆虫当作人来看待,亲切地称它们为“筑窝者”、“整理工”、“备料工”,他在它们身上找到了伟大的母爱,无私与宽容,也看到了欺诈、抢夺。他蔑视那些只知道解剖昆虫,使昆虫变异的学者,正如他所说:“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间干活,我却是在蔚蓝天空下,听着蝉儿欢快地鸣唱。”

在读《昆虫记》之前,我从来没有在意过小虫子,或者说从来没有把它们当成一条平等的生命看待。在我看来,它们要么像讨厌的蚊子一样,专门吸食鲜血;要么像在地上爬动的毛毛虫一般,丑陋不堪,令人厌恶。对于不小心踩死的一只蚂蚁,我没有丝毫的歉意,仿佛它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看完书后,我才醒悟,假如世间只有人类,那将是多么地苍白无聊。大自然是生命的合体,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敬重。看似渺小的昆虫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默默无闻地维持着生态平衡,是值得敬佩的。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抬头看看窗外,彩蝶飞舞,蜂儿忙碌,它们宛如一个个可爱的天使,装点了世界。

《昆虫记》读书笔记2

说起关于昆虫的书籍,最著名的非《昆虫记》莫属。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本书里,充满了永不停止的乐趣;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走进了这本书,就会感到自己是一只小昆虫,跟随着法布尔的脚印,飞进昆虫的世界。

《昆虫记》这本书一共介绍了二十几种昆虫,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的喜好、性格及生存方式都很不一样。就说孵卵,如黄蜂,它把自己的卵变成幼虫时,工蜂们竞然把幼虫全部吃掉,连卵都不放过,实在太可恶了!而蟹蛛就完全不同,它用自己的身体遮住卵,每天都日夜守着,蟹蛛已经奄奄一息了,可它还在守护自己的宝宝们,实在感人。那么美丽的母甲虫是怎样做的呢?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那里粘得很紧,空气很少,为了不让它的卵被闷死在里面,母甲虫想了个好办法。预备一个墙壁薄且透气的小房间,让它的孩子居住,你是不是也觉得母爱很伟大?

昆虫的世界是真实的、生动的、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昆虫还是人,都要面对本能、习性、婚姻、繁衍和死亡等问题。法布尔让我们走进了昆虫的世界:在那里,知道了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蟋蟀善于建造巢穴。螳螂善于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让对方惊慌失措。而萤火虫会发光是因为它们长着发光器官。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泌物……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放弃了自己安逸的生活,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的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真实、细微、详实地记录昆虫的本能、特性,并将昆虫的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学习他对科学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他为了探求毛虫使人痒痛的青素存在的位置,推翻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在表皮上的说法,他不惜把自己作为试验。学习他观察生活细致入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读完了《昆虫记》后,我对自然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感兴趣了。今后,要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籍,积极参加各类科学活动,通过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科学的兴趣。

《昆虫记》读书笔记3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昆虫学巨作。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昆虫的习性、食性、身体构造、婚俗等,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展现在大家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法布尔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他更是一个妙笔生花的作家。书中,作者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诠释了复杂的科学。

在介绍金步甲的婚俗有一段非常传神的描写:表皮终于先让了步,接着创口扩展开来,继而内脏被摘除,被步甲大姐吞进肚里。再看胖主妇,脑袋钻进伴侣的腹腔,正仔细清理硬壳底下的软组织。只见雄虫的肢爪一阵抖动,宣告此生走到了尽头,宰尸妇并不动情。它用肢爪继续搜寻,一直深入到腹腔中可以探进头嘴的狭窄地方。死者身上所剩的,只有抱合成小船壳状的鞘翅,以及尚未脱落的前半个身子。掏空后的残骸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这段话形象的描写了雌歩甲残忍的杀害雄步甲的场面。作者将金步甲的动作拟人化,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当时的场景。更有趣的是,作者不断变换对雌金步甲的称呼,先是“步甲大姐”,然后是“胖主妇”,还有“宰尸妇”等,真正将昆虫看做自己的朋友,这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的确,法布尔一生与昆虫为友,怀着伟大的信仰和对生命的尊重漫步在奇妙的昆虫王国。荒石园中有一段自述:是啊,当一个人整天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时候,却有幻想在旷野里为自己找个实验室,那就简直不可思议。我以不折不挠的的勇气跟穷困潦倒的生活整整斗争了40年,结果,这朝思暮想的实验室终于如愿以偿。他是我孜孜不倦顽强奋斗的结果。

是的,如果没有法布尔当初的坚持,这部巨著如今就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昆虫记》以其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让我在昆虫的乐园里遨游,它使我受益匪浅!

《昆虫记》读书笔记4

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昆虫记》。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们读得十分有兴趣。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我觉得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目。

< ……此处隐藏3486个字……婚姻、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昆虫的小说,还是一部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学习到各种昆虫的习性、模样,同时也以简便幽默的手法来描述,将昆虫人性化,为我们揭开心中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

《昆虫记》读书笔记12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有尔花了足足三十年的时间成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书中,法布手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一个人能够用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并一版再版,先后补充,真的非常了不起。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以其生动的语言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在这里有甲虫、蜜蜂、蜘蛛、螳螂、蝗虫、蚂蚁、蝎子……每一种昆虫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都活灵活现,充满灵性与智慧。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乳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啊!在法布尔的笔下栩栩如生,难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和秘密的语言大师。这本书里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斑纹蜂这一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斑纹蜂的筑巢、产卵、采蜜准备食物等方面的特点。对昆虫外形描写真实、细腻而精确。如斑纹蜂常常把巢建在比较结实的泥土里。它们在地底下,用自己的舌头建筑自己的巢穴。每只斑纹蜂还在自己的巢内壁涂了一层唾液,这层唾液就像油纸一样保护着巢,可以防止雨水渗进巢里。还有一处精彩的片段——“蚊占蜂巢”,作者用大量抒情和议论性文字,谴责了蚊子的无耻,对斑纹蜂丧子后的茫然无措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也对无家可归的老蜜蜂倾注了自己的人文关怀。

《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昆虫记》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歌颂,同时也从侧面透露出人性的黑暗。作者十分憎恨蚂蚁,把它比喻成“强盗”。它们浩浩荡荡去侵犯蝉的住所,红蚂蚁还用不道德的方法抢夺黑蚂蚁的儿女,这何不反映了当今部分人们的贪婪和弱肉强食的社会。同时,大千世界,需要我们去探索未知。《昆虫记》这本书,就是一席盛宴,给了我前进的知识动力,赋予我思考的钻研精神,启于我以发人深省的精妙文字……它似乎有一种魔力,缠绕着我的手,在它的每一页,每一行留下指纹。

《昆虫记》读书笔记13

我一向以为小小的昆虫是令人厌恶的,它们又丑又脏,又那么小。直到我看完了《昆虫记》才发现:我以前错看它们了。

小小的昆虫竟然有一百万种!可比我们人类多太多种了!我一向都期望能够想鸟儿一样飞翔,可没想到一些蝴蝶几千米;我们人类从猿到类人猿再到人经过了艰苦的进化,庞大的恐龙灭绝了,可那令人厌恶的蟑螂却经历几百万年都没有改变,并且随处可见,他们适应环境的本事超强,也许他们觉得我们这些之后出现的人是专门给它们供给食物的住所吧!真是太超出我的想象。

每一天都能够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在院子里活动,它们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举重冠军,能举起比自我重20——50倍的物体,我们的举重冠军能举起2倍就不错了,可蚂蚁个个都是举重冠军呀!太牛了!更想不到的是蚂蚁那小小的脑袋,它的运转速度居然和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一样快,我们的计算机那可是人类的礼貌五千年的产物呀!人家能够天生的,难怪没有语言、电话、手机宏大的蚁群仍然秩序井然,纪律严格,不得不佩服。

衣鱼不是鱼,而是常常出没于厨房和卫生间这些温暖而潮湿的地方的昆虫吃面粉、剩饭、脱水等,它们不吃东西也能简便地活上几个月。

小小的昆虫各有所长,真厉害!

《昆虫记》读书笔记14

十九世纪末,法布尔从百里香恣地荒石园中捧出一部《昆虫记》,世界响起了一片赞叹之声。一个人穷其一生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得上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书竟然会被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知道百年之后还会在知识界一次又一次的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了讴歌作者描述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在孩子们没有经历很艰苦的生活,但我们要获得成功就要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昆虫记》读书笔记15

一个迷蒙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昨晚睡在树下实在太难受了,我得自己动手造一个新家。可我力气太小了,用手脚一点一点挖掘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完成,我得想办法利用工具。我开始四处寻找木棍,大的搬不动,小的又没用。一路艰难险阻,遍地泥泞,还不时有蜘蛛来骚扰我。好不容易找了根合适的木棍,来到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开始一点一点来挖掘我的新家。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我的洞穴也在一点一点加深,为了赶在天黑之前完工,我只有拼命地挖。夕阳下山之时大功告成,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早已精疲力竭的我正要昏昏欲睡,一只凶狠的蜘蛛爬了进来,新家被它糟蹋得乱七八糟,还将我五花大绑,洞口也被蜘蛛网拦住,我吓坏了。正当我无助之时,一群蚂蚁突然杀入洞内将我救起,它们团结一致群起攻击,一眨眼功夫就把蜘蛛给弄死了。原来这只蚂蚁军官正是昨天与我对话的那只大头蚂蚁,她摆了摆手说:“你还认识我吗?我们昨天见过面了,对不起!昨天我对你太凶了。其实,昆虫都是靠自己来保护自己。所以,在你离开这里之前,你一定要爱护昆虫,与昆虫为友,你才能得到昆虫们的保护和帮助。你愿意加入我们蚂蚁团吗?这样你就不会受人欺负了。”我高兴地答应了。心想,原来人类之外的大自然界生活竟如此丰富多彩啊!跟着蚂蚁团来到蚂蚁宫殿,真让我大开眼界。

殿外其貌不扬,殿内别有洞天,洞穴四通八达,布局井井有条,处处人山人海,却又井然有序。大头蚂蚁给我安排了宿舍,以后的一个月里,我都会住在这儿。大头蚂蚁还告诉我:蚂蚁团既分工又合作,与蜜蜂团一样是昆虫类最勤劳、最勇敢、最团结、最守纪律的大家族。

《《昆虫记》读书笔记(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