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中的作文集锦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的作文 篇1一度的行走在单薄的凉意里,只为赴一个美丽的约会,那个在冬天的萧瑟之前就雕刻在树木和风声里的约会。春天承诺的温暖,我一直在寻找。一直等待,整个世界的春暖花开。
我早早的踏在了这片湿润的土地上,竟还是一片空旷。没有任何她来过的痕迹。难道是时间的漫长使她遗忘了?日历一页一页翻起,天空却也一天一天的苍白。骑着车子在颠簸的山路时,风还是有着些许的刺骨。她所承诺过的春风的温柔呢?我寻找不到。我执着地走过木棉的田地,穿过栀子花树的枝桠,它们都在睡着,没有注意到我的拜访。这个20xx的早春里似乎一无所有。指尖的冰冷传递到我的内心,都冰冷了起来。我长久的伫立在冬季的边缘,不想离去。我怕一离开,就只能看到春天离去的背影。
我总想珍惜一切的开始,而不是只在结束中悲伤。
朦胧的雾气笼罩着世界时,我裹着厚厚的棉衣穿梭在楼道里。一切似乎都惺忪着眼睛,行人抵挡着寒气,匆匆离开。这样的生活,总有着太多深隐的无奈。我单薄的青春行走在这样的初春里,似乎也沾染了许多凉意。初四的繁忙填塞着我的脑海,偶尔空闲的时候,就想起那些早已荒芜的岁月和仅剩的承诺。沉浸于数学题的时候,忽然想起小浅说的,我们拥有彼此的时间,也不过只剩下了一个春天而已。是啊,等到春天离去,夏天的宴席就开始唱起骊歌,从此也就不再有在一起的时光。这也是我一直找寻春的缘故吧。春天的到来,对我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赴约,而是一个真正值得我珍惜,值得我铭记的时光。
三月了啊。我没把日子记错的。可她就是姗姗来迟,故意让我猜测,追寻。找寻了好久,没有任何她的痕迹。我或许也太执着,一直傻傻地等待,直到花儿们在我眼前全部盛开,我才会相信,春天没有忘记那个简单的承诺和那个等待的我。
我离那个春暖花开的世界还有多远?
平野里仍是一片空寂。漫步在这样没有色彩的树林里已多少次了?不记得了。几声鸟鸣带着几多雨水的湿润,悠扬的在林中徘徊。这样寂寞的时间,究竟属于那个季节?我漫无目的的走,却不由自主的停在一株瘦弱的草前。真的是一株瘦弱的草,残损的叶片带着绿色的气息,抓住了我的眼睛。抚摸过它细细的叶脉,我仿佛感触到了春天所拥有的如汪洋一般的温暖。原来,每个角落里都有她的存在。从未停止过赴约的脚步,倒算我来晚了。
才发现,我每天经过的玉兰花树前,也早已孕育好了蓓蕾。她早已默默地在我的视线里,可我还在打着寻找春天的意图漫无目的的寻找。我学会打开我的视界,去找寻那些等待已久的风景。我看到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里的她,“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的她,“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里的她。风起,仍带有着凉意,但我却从中用心灵感觉到了几缕暖风的气息。原来,春天一直都在。她不停的扩大所承诺的范围,让春水的涟漪荡进我干燥的灵魂。微风拂过我的发梢,像在我的耳边低语,我来了啊。
我一直在等,等待春天的赴约。而那个关于春天的承诺,最终变成了全部的花开,像一场繁华的烟雨,覆盖了我的十六岁的春天。
高中的作文 篇2她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蜷成一团,尽管阳光明媚,她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空气中弥漫的是苦涩。
当她被告知因外省户口而无法参加北京市的高考时,她十分沮丧。老师也替她惋惜,这么好的成绩却无法参加高考,这对谁都是一个晴天霹雳。
无意之中,她看到了报刊上耶鲁大学的招生简章。报考耶鲁大学可以不需本地户口,但成绩极高,全国每年只有一两个幸运儿可以进入那儿深造。她咬了咬牙,对,报考耶鲁大学。
要知道,想进入耶鲁大学是非常不容易。所以,她参加了英语俱乐部来锻炼口语。起初,她根本无法适应与外国人交谈,而且,她的英文发音也不太标准。为此,她每天晚上需用5个小时来提高听力和纠正发音。渐渐地,她开始适应了全英文的生活,听力和发音也大有长进。
可是,仅凭这两点还远远不够,她还得扩大词汇量来准备接下来的初试。所以,她决定将单词及其用法抄在小纸上贴在墙上,每天再用2小时来巩固单词。从哪天起,她每天只睡4小时,生怕错过一丁点儿时间。不久,墙就被密密麻麻的小纸片覆盖了,而她,也变得愈来愈瘦。父母也为她担心,害怕如此密集的复习与高强度的钻研损害她的身体。可是,她却没有这样想过,她认为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去争取。所以,每天在学习中的她都是精神饱满、乐观向上的。
很快地,她顺利通过了初试,复试在两个月后,这对她而言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在这几个月里,她用十天时间复习以前的内容,而后几十天,她又苦苦钻研托福中不懂的内容。房间中的灯往往一亮就到天亮,桌子上的书也越放越厚,伴随着她一起奋斗。
几个月后,她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看着窗外那开的灿烂而又美丽的迎春花,几束阳关照来,迎春花显得十分活泼而富有生机。
她在春光明媚中品尝到了阳光的味道,甜蜜而又幸福。有淡淡的苦涩,更有浓浓的甜蜜。能品到阳光味道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高中的作文 篇3当前后左右都没有路时,命运一定是鼓励你向上飞,在没有路标的路口,寻找属于自己的路。——题记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前进的路;曾几何时,在茫茫森林中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来时的路;曾几何时……此时的我好像一叶漂零的孤舟,在湖心流浪,充满迷茫,充满惆怅,不知会漂向何方,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前进的路,一次次受挫后,让我疲惫不堪,让我不知道什么是胜利的曙光,我想要寻找生命的一个出口——路。
花开花落的路上,我依然独行,一路摸索着,探寻着未知世界的风和雨,牵着心中那缕丝线慢慢爬向未来。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唐僧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矢志不渝,终于走出了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路。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队伍走草地,翻雪山,脚穿草鞋,用野菜充饥,最终走出了一条胜利的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多时候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我们不愿去开创,只会图方便,这固然能少吃点苦头,麻烦也会减少很多,但不经自己尝试,怎么能品尝到苦尽甘来,如果森林中的道路有一个岔口,我愿选择脚印少的那条路,这样,我的一生会截然不同。
高三的日子是段辛苦但又充满意义的生活,很多时候想放弃,但心里一直有一种声音在跳动:不要放弃,放弃了,你就输了,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打败的人,凭什么打败别人,不能放弃更不能说结束。我知道每一次的黎明都有不一样的惊喜,我不能停留,更无暇顾及迷人的风景 ……此处隐藏3297个字……困难,于是乎更没有兴趣去写。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
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创新激发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二、融入生活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
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三、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吧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四、勤动笔写付诸实践
有了素材,有了好的写作方法,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
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五、注重合作,寻求双赢
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不妨用在作文教学上。合作有生与生间的合作、师与生间的合作、生与媒体的合作,并在写作合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和写作后的合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