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日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宵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日作文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这个传统佳节。
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我们一起包汤圆。听到妈妈的话,我心里很激动,早就催着妈妈开始了。妈妈先拿出糯米粉和芝麻酱,往糯米粉里倒入一些水,接着搅拌均匀,不停地揉,直到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揪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搓成圆形,又用小拇指在面团中间戳一个小洞,再把手伸进去,边转边捏出一口小碗的形状,接着向里面灌入芝麻酱,最后收拢口,一个完美的小汤圆就成型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一个汤圆,没想到第一次竟然失败了,一个小小的汤圆包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妈妈看出我的担忧,于是就一步一步教我,在她的指导下,我的第一个汤圆终于完成了。
开始煮汤圆了,妈妈把汤圆下到锅里,不一会儿,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很快汤圆出锅了,等妈妈将汤圆盛了出来,我不顾烫大口大口吃起来,这个圆子甜甜香香的,真是太美味了。吃着吃着,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跟元宵节有关的故事:相传汉武帝时,有一位小宫女叫元宵,她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因为无法跟家人团聚,她伤心得想投井自杀。一个叫东方朔的大臣看到了问她,小宫女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东方朔便决定帮助她。于是他在大街上开了家占卜摊。这一天,所有过来算命的人抽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顿时京城内人心惶惶。不知不觉这条消息就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这下皇帝急坏了,于是他问东方朔该如何解灾。东方朔让小宫女元宵煮一锅汤圆供奉火神君,并且正月十六那天晚上,城里城外都挂上灯笼,让城外的老百姓进城,制造出火灾的样子。皇帝听了很赞同这个意见。那天晚上就跟东方朔说的一样,大街上一片红火,城外的百姓进城了,小宫女元宵终于见到了她的家人。汉武帝以为躲过了这一次灾难,非常高兴,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就流传下来了吃汤圆、挂灯笼的习俗,因为汤圆是元宵做的,所以汤圆也叫元宵。
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知识,而现在,元宵节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
元宵节日作文2春节刚过,又盼来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这个喜庆日子。元宵节的夜晚,是一年中最美丽的一个夜晚,家家户户都忙着去辛店看烟花呢!我家也是不例外的。
“出来看烟花啊!”爸爸在院子里喊着。我端着还没吃完的汤圆,来到屋檐下,爸爸点了根烟,抽了几口,便来到一个美丽的长方体旁,慢慢俯下身子把烟花点着了。
“嗖……”一个个小小的烟花如火箭般飞上天空,最后,在阵阵的鞭炮声的衬托下绽放出了美丽的光芒。
在以往的几年中,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来到辛店看烟花,但今年在家门口的立交桥上,就能看见绽放的眼花了。
大概七点左右的时候,我们全家便开始“起程了”。到了桥上,令我惊讶的是,有人早早来到了这儿,等待烟花绽放了,那时刚刚七点十五,离烟花绽放还有十多分钟呢。站在桥边上,身后那大大小小的车辆如流水般来来往往,不用看,肯定是急着看烟花的,我估计到了辛店,车就没地方放了,倒不如在这阵阵柔风抚摸着的桥边,从另外的角度观赏,观赏那绝美的烟花。
“开始了!”我指着一个绿色和红色相间的烟花说道。实在太美了。一般都是两、三个烟花一同打上天,然后它们在半空中争先恐后地绽放,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远处看去,圆形烟花与楼顶是相切的,仿佛滚动的车轮。而那些瀑布般的,仿佛要把大地燃烧掉。最有创意的是那成对打上天的环形烟花,当它们绽放时,在夜空的衬托下,仿佛来到了宇宙间,各种行星触手可及……
正当我陶醉其中时,被一辆车的鸣笛声唤醒了。妈妈顺手拉了我一把:“靠边点,注意安全!”那是去辛店看烟花的人,返程的车辆吧。烟花盛宴,接近尾声了。
我恋恋不舍的回眸,元宵节,美丽的夜晚。烟花再美,也只是一瞬间。父母陪我看烟花的经历,却深深地刻入我的灵魂深处了。
元宵节日作文3中国是一个传统味道很浓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品味到很多不同风味的节日味道,端午节,我们体验的是纪念先人的味道,中秋节,我们享受的全家齐聚一堂吃月饼的时刻,春节,我们在喜悦的氛围中抛去旧的一年里所有不好的东西,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
而元宵节呢!在这一天,我们既可以享受到一家人融洽的氛围,还可以通过很多娱乐活动让自己的心情达到一个愉悦的状态。
在一阵喜悦的氛围中,我们一家子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一起来到了公园里看前期宣传过的花灯会。
走到那里,发现那里的世界已经是人和灯的世界了,用人山人海已经不能够准确的形容出现场的效果了,很多小商小贩趁着机会摆出了各种摊子,有卖面具的,有卖各种小吃,还有卖许愿灯……吆喝声、鞭炮声、烟花声不断的在耳边响起,好像到了声音的海洋,拔不出来。
花灯会怎么会没有花灯呢!这里的花灯有各种颜色的,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遨游花扥世界的我忽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形容“龙”的花灯,它的身上竟然都覆满了龙鳞,金光闪闪,简直如穿上了黄金甲一般,它张牙舞爪、威风八面的样子吸引来了很多游人驻足观赏。
还有金鼠,甭提多可爱了!圆溜溜的身子,尖尖的嘴巴,小脑袋上还长着一对圆饼干似的小耳朵,再加上身后那绳子一样的尾巴,它更是神气活现了!还有奥运福娃的灯笼呢……总而言之,有多少灯笼,肯定是数不清了!
抬头望去,那一盏一盏亮亮的、摇摇晃晃在天上飞的是啥玩意儿?对哩!是孔明灯!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从地面上冉冉升起,升到高空中,一直到尽头,最后化作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待在天上和我们微笑、眨眼。此时,这个城市,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夜深了,人群渐渐散去,各自回到温暖幸福的家里。我睡进温暖的被窝,做了个甜甜的、美美的梦……
元宵节日作文4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看灯会、猜灯谜好啦,废话不多说,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是怎么过元宵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吧!元宵,元宵,当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汤圆,元宵节这天,我们家有一项重大任务——包汤圆。
这个重大任务当然是交给我、妈妈、奶奶这三个家中手最巧的人来完成。不过,然后这次包汤圆,可是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全过程,还不知道我会包成什么样呢?呀,瞧,奶奶已经将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这儿放着两个盘子,一个盛着黑芝麻馅儿,乌黑发亮的芝麻馅儿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个盘子里则满满的全是被手巧的妈妈擀好了的皮。只见奶奶将皮放在左手,右手则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馅儿,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仿佛有魔力一样,变成了充满 ……此处隐藏5689个字……又看见了一张灯谜纸,写着︰一月一日非今天。我看着纸,感觉似曾见过,但是记不起来了。我想来想去,百思不得其解,我急得抓耳挠腮,脸都红了。就在这时,一个叔叔看了看他的手机,说﹕“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听了,脑袋灵光一闪,心里想:“明”既有日,又有月,还不是今天。
虽然我不知道那位叔叔是不是知道答案,故意说出来,可是我心里感谢他。可想:既然那位叔叔说出来了,就会有别人知道,得赶快抢先答。我冲出去拿了一张纸,飞快地写,当我写完的时候,见没人和我抢,高兴急了,赶快去交答案。突然,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孩,飞一样地冲去交答案,我顿时紧张起来了,也冲去交答案,可惜最后还是没有抢先。唉!乐极生悲呀。刚才满怀信心的我顿时没了信心。
我怀着像泄了气的皮球般的心情,有气无力地继续猜灯谜。我慢慢地走着,却没发现头上有一张灯谜纸,风吹着纸,在我头上摆动,正好触摸到我的头发,简直就像风在触摸着我的头告诉我不要灰心。我看了看那张纸,写着:上气接下气。我静静思考着,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我感觉我没有希望了,便慢慢向其他灯谜纸走去,这时,我看见了一个乞丐,我急中生智想﹕上气接下气,原来指“气”字的上面部分加下面部分呀!这回我不会再耽误了,我飞快地写了答案,马上送去,还好,这回的答案还没被抢。我气喘吁吁地坐在凳子上,虽然累,但是我收获了知识和乐趣。不知不觉到九点半了,由于时间问题,我不得不和灯谜说再见。如果下次能来,我一定要来。
元宵节日作文13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家里的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家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看元宵晚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家里的人团团圆圆,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气氛是热闹而欢乐的。看,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无比开心;父亲和老叔推杯换盏,喝的兴致正浓;小妹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和老婶也忘记了做饭的疲劳,沉浸在了欢乐之中;我也望着一家人那兴奋、欢乐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吃完饭,纷纷都出来看花灯、放烟花、炮竹、一起赏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满是花灯,各种各样的灯聚在一起五彩缤纷的。在看灯是,又有许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纪念,把一盏盏花灯耳朵特点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满是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有五颜六色合在一起的,还有紫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多种多样的烟花,有些人出来再远处看烟花是非常漂亮、美丽的,如果在近处看烟花又会有你不一样的景象,是非常壮观的,非常完美的。还有一些在放烟花的,“轰隆”一声一个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了天空,“扑通”一下开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开,又迅速地凋谢一般。在大街上,还有许多商贩在卖东西,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糖葫芦、烧烤的;还有卖各种款式灯笼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人们都聚在一起,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看完灯之后,人们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会,家里的人坐在一起看晚会,一家人子啊一起讨论着哪个节目好,哪个节目不好,还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说出来,其乐融融。
元宵节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乐融融,家里的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地都快乐啊!
元宵节日作文14祖国的节日,从春节到元宵,清亮到端午,中秋到沉阳……一个个传统的节日汇成了华夏文化的长河;从从加入了国学班的学习,接收了传统文化的陶冶,我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懂得;特殊是昔年功元宵节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元宵节这天,咱们郭里园北濠社区楼下的大厅里到处弛灯结彩,吊挂着各种字谜。我们小敌人们和爸爸、妈妈正兴高采烈地猜着灯谜呢!地匆匆地乌了,我们去到社区的绿地上,大己们将早就筹备恶的用芦苇跟茅草扎成大草把点焚,开端置烧火了!元宵节用烧火除虫害,寄意着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美妙宿愿。我们小孩子在父母的辅助下也轮传播递着火炬,一边传递,一边一伏高声唱思官间儿歌:“正月半,正月半家野户户抬烧火,尔家的菜上了街……”这局面实是乏味极了!
放完烧火,我们在老师的率领下,提着一只只五彩缤纷、熠熠生辉的小灯笼,一边走一边群体腹诵着宋朝的抗金名将辛弃疾描述元宵好节灯火光辉、歌舞欢跃的暖闹场景的词《青玉案?元旦》:“春风夜放花千树,更吹涨,星如雨……众里觅他千百度,蓦然回想,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洪亮、清脆的声音归荡在深蓝的夜地面,引得路边的言人都停下足步,美奇地回头观瞅。我们和大人们一讫手牵着手,走过了三座大桥,为本人、替疏人祈福:“清风今夜动凤箫,且提莲花过三桥。为祈恶运脚下度,无病无灾又一晨。”
俗语说:“元宵灯下走一走,佳运时时跟你走。”我们又乐不可支地往乡隍庙观灯碰赖运。只睹挂了花灯的城隍庙真是热烈不凡,呼引了成千上万前来欣赏的游客。悬挂在城隍庙各个角降的一盏盏宫灯,竹苞松茂的动绘主题灯“木偶奇逢记”灯、“喜羊羊取灰太狼”灯……以及存在民间特点的灯“三星高照”灯、“祝贺领财”灯……皆栩栩如生,将城隍庙打扮得喜气洋洋,也让我们大鼓眼福!大我们在花灯下穿梭着,小友人们在花灯下蹦着、跳着,个个脸上弥漫着残暴的笑颜。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城万头攒动望花灯”呀!
元宵节未经是新年的序幕,然而邦学班升华了元宵节诗意的内涵,将华夏民族的文明和传统拉向了一个热潮!
元宵节日作文15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人们这天都会煮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象征着阖家团圆,吃汤圆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与期盼。
又是一年元宵节,早上,我就在家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围着锅转,等妈妈拿汤圆回来。吱——,门推开了,妈妈提着汤圆进来了,我急忙抢过它,放了一锅水烧。没一会儿,水烧开了!我迫不及待地将一颗硕大的“珍珠”丢进锅里,没想到水花溅了我一脸,好烫!低头一看,下面的汤圆好像在笑我,其中一颗说:“你行吗?”还有一颗笑道:“哈!哈!”“嘻!你连汤圆都不会煮吗?”……
于是我问妈妈:“要怎么煮呀?”“你拿个大勺子先把汤圆放入勺子,在轻轻放入锅里。”我又冲向厨房,按妈妈说的放进去。我守在锅边,一会儿打开油烟机,一会儿拿勺子搅一搅。“煮好了,”妈妈说,“再煮你的汤圆就爆开了!”我一看,揭开盖子,一阵热气迎面扑来。只见锅里水花翻滚,一个个汤圆像吃得撑圆了肚子的小猪,在锅里上下翻滚。我盛了一碗,兴致勃勃地冲向房间,勾起了妈妈的食欲,她高兴地吃了起来。
吃完,她向我讲起了汤圆的故事:“据说,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食品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
“原来宋朝就有汤圆啦!”我说,“是的,”妈妈说,“吃汤圆是汉族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还有许多写汤圆的诗,如陈志岁《汤圆》诗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汤圆真美味呀,元宵真美好呀!”
那汤圆,散发着幸福的芬芳,凝聚着家的温馨,是元宵的味道,是勤劳的味道……
文档为doc格式